Wednesday, March 11, 2009

值得一读

每回读到感动人心的好文章,我都有一股冲动想立即和学生或朋友分享。
我对作品的要求不高,只要文章能散发出人性的真善美,加上感情真挚,没有半点扭捏造作,(肤浅的)我就会给它极高的评价。我自认鉴赏能力不高,文章作品的好坏很多时候都受到个人喜爱的影响。
后来,教授说文学作品需要打破传统作品那“载道”、“卫道”和所谓“劝善惩恶”的封建实用主义的束缚。结果,我对之前所坚持的信念又有些许的动摇了。
“它必须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,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和现实,真正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世界,从而起到在审美中开启民智、教育大众的作用。”
这时,我才恍然大悟,头顶似乎亮起了几盏灯泡,无怪乎鲁迅大师的作品在文学领域里获得如此崇高的评价。相反的,徐志摩的著作较少含有研究价值。
话说回头,《永生的眼睛》这篇文章感动了我,就算如今重读多次,它依然牵动我的心弦。
它让我知道,多年以前我义无反顾在器官捐赠卡上填写自己名字的决定,那是一个无怨无悔的决定。
这样美好的作品又怎么能束之高阁而不和大家一起分享呢?


《永生的眼睛》

1965年炎夏的一天,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生命,年仅36岁。下午,一位警官来访,为医院要取母亲的眼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。我惊呆了,不明白那些医生为什么要将母亲的眼角膜给予他人,而父亲居然回答“可以”。我痛苦难忍,冲进了自己的房间。
“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!”我冲着父亲哭喊,“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,也应该完整地离去。”“琳达,”父亲平静地搂着我,“你所能给予他人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。很久以前,你妈妈和我认为,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,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。”他说,他们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。父亲的话语给我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。
多少年过去了,我结了婚并有了自己的家。1980年,父亲患严重肺气肿,搬来和我们同住。他愉快地告诉我,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,尤其是眼睛。“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,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,那有多么美妙!”温迪自幼酷爱画马,她的作品屡屡获奖。“想想看,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像温迪一样,将会多么高兴。”父亲说,“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,你们将会多么自豪!”
我告诉温迪她外公的心愿。孩子热泪盈眶,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。她14岁,恰恰是当年我首次听说捐赠器官时的年龄。
1986年的一天,父亲与世长辞了,我们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。温迪告诉我:“妈妈,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。”“这令你骄傲吗?”我问。“当然,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?我死后,也学外公将眼睛送给失明的人。”在这一刻,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,他所遗留的是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。
那天我紧紧地搂着温迪,没有想到,仅仅是两周之后,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。我可爱的女儿,才华横溢的小温迪,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……当我签字时,她的话儿萦绕在我耳际:“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?”
失去温迪三周后,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。信上写道:“角膜移植非常成功。现在,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。他们成为您女儿――― 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“活的纪念”,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……”
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,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。

3 comments:

Anonymous said...

it's touching.

thanks.

Sooling said...

很感动啊!想起了最近看过的一部戏:seven pounds

Anonymous said...

朋友介绍了,
我会去看一看。
期待着。

自得悠贤